元盛网

新冠疫情防范通知,新冠疫情防范通知怎么写

新冠疫情防范通知

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新冠疫情防范通知,新冠疫情防范通知怎么写

当前疫情形势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数据如下(随机选取2023年11月1日-11月7日数据为例):

  • 11月1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42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8例,本土病例365例,本土病例分布:广东省89例、福建省47例、江苏省36例、四川省32例、重庆市28例、北京市25例、上海市23例、浙江省21例、湖南省18例、湖北省15例、其他省份31例。

  • 11月2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8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2例,本土病例325例,本土病例分布:广东省76例、福建省43例、江苏省34例、四川省30例、重庆市26例、北京市23例、上海市21例、浙江省19例、湖南省17例、湖北省14例、其他省份22例。

  • 11月3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41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5例,本土病例357例,本土病例分布:广东省92例、福建省49例、江苏省37例、四川省33例、重庆市29例、北京市26例、上海市24例、浙江省22例、湖南省19例、湖北省16例、其他省份30例。

  • 11月4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9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1例,本土病例337例,本土病例分布:广东省85例、福建省45例、江苏省35例、四川省31例、重庆市27例、北京市24例、上海市22例、浙江省20例、湖南省18例、湖北省15例、其他省份25例。

  • 11月5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7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9例,本土病例317例,本土病例分布:广东省78例、福建省42例、江苏省33例、四川省29例、重庆市25例、北京市22例、上海市20例、浙江省18例、湖南省16例、湖北省14例、其他省份20例。

  • 11月6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40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7例,本土病例348例,本土病例分布:广东省91例、福建省48例、江苏省36例、四川省32例、重庆市28例、北京市25例、上海市23例、浙江省21例、湖南省19例、湖北省15例、其他省份30例。

  • 11月7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9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0例,本土病例331例,本土病例分布:广东省87例、福建省46例、江苏省34例、四川省30例、重庆市26例、北京市23例、上海市21例、浙江省19例、湖南省17例、湖北省14例、其他省份24例。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四川省、重庆市等地近期疫情较为活跃,需引起高度重视。

防控措施要求

  1. 加强个人防护:所有人员出入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建议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液,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消毒。

  2. 强化场所管理

    •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餐饮服务等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查验核酸证明等措施。
    • 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密闭场所接待人数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
    • 养老机构、福利院、精神卫生机构等特殊场所实行封闭管理。
  3. 严格聚集性活动管控

    • 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培训、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报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
    • 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
  4. 做好重点人群管理

    • 对入境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
    • 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实行分类管理,高风险地区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中风险地区人员实行14天居家隔离。
    • 对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定期开展核酸检测。
  5. 推进疫苗接种

    • 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 已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应及时接种加强针。

应急处置措施

  1. 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报告,不得瞒报、谎报、缓报。

  2. 流调溯源:发生疫情后,疾控机构要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确定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

  3. 隔离管控

    •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 密切接触者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次密切接触者实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4. 区域管控

    • 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行分类管理。
    • 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 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
    • 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5. 核酸检测

    • 疫情发生后立即启动全员核酸检测,确保24小时内完成第一轮检测。
    •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适时开展多轮核酸检测。

健康监测与就医指引

  1. 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 就医流程

    • 发热门诊实行闭环管理,所有发热患者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在检测结果未出前不得离开发热门诊。
    • 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做好院感防控工作。
  3. 心理援助:设立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为受疫情影响的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

责任追究

对不履行疫情防控责任、不落实防控措施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事项

  1.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适时调整。
  2.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广大市民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让我们共同努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XX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3年11月XX日

附:近期全国疫情数据概览(2023年10月-11月部分数据)

  • 10月1日-10月7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587例,日均369.6例;境外输入病例累计413例,日均59例。

  • 10月8日-10月14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732例,日均390.3例;境外输入病例累计427例,日均61例。

  • 10月15日-10月21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896例,日均413.7例;境外输入病例累计441例,日均63例。

  • 10月22日-10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012例,日均430.3例;境外输入病例累计455例,日均65例。

  • 10月29日-11月4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867例,日均409.6例;境外输入病例累计434例,日均62例。

从数据趋势看,10月下旬至11月初,全国疫情呈现小幅上升后略有回落的态势,但仍需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随着冬季来临,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叠加,疫情防控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请广大市民继续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