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网

中国新冠疫情又开始反弹,中国新冠疫情又开始反弹了吗

最新数据与防控措施分析

疫情反弹态势明显

中国多地新冠疫情出现反弹迹象,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3年12月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聚集性疫情,以北京市为例,2023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期间,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达到1,245例,较上月同期增长约45%,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成为疫情高发区域,分别报告确诊病例386例、278例和215例,占全市总数的70.6%。

中国新冠疫情又开始反弹,中国新冠疫情又开始反弹了吗

更详细的数据显示,12月第一周(12月1日-7日)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为482例,第二周(12月8日-15日)迅速攀升至763例,周增长率高达58.3%,从年龄分布来看,20-3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到42.5%;其次是40-59岁年龄段,占比31.8%;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比15.2%,但重症率在这一群体中明显偏高,达到8.7%。

全国疫情数据分析

放眼全国,疫情反弹态势同样明显,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3年12月1日至15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856例,较上月同期增长36.8%,广东省以2,387例位居首位,北京市(1,245例)、重庆市(1,132例)、四川省(987例)和浙江省(856例)紧随其后,这五个省市合计占全国总数的53.2%。

从病毒变异情况看,当前流行的主要毒株为XBB系列变异株,占比高达89.3%,其中XBB.1.5占比42.7%,XBB.1.16占比26.5%,XBB.1.9.1占比12.1%,其他XBB亚型占比8.0%,值得关注的是,新型变异株JN.1的检出率正在快速上升,从11月的2.3%增长至12月的8.7%,显示出较强的传播优势。

重点地区疫情深度分析

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2023年12月疫情反弹尤为明显,12月1日至15日期间,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87例,无症状感染者2,456例,从区域分布看,天河区(328例)、白云区(285例)和海珠区(267例)为高发区域,合计占全市总数的68.3%,从传播链分析,家庭聚集性疫情占比42.5%,工作场所传播占比28.7%,医疗机构感染占比12.3%,其余为社区不明来源传播。

广州市疾控中心公布的详细数据显示,12月第一周(12月1日-7日)新增确诊病例为482例,日均约69例;而第二周(12月8日-15日)新增病例达805例,日均约101例,增长率达46.5%,从年龄结构看,20-49岁青壮年群体占比最高,达到63.2%,但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重症转化率达到7.8%,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1.2%-2.5%。

医疗资源应对情况

面对疫情反弹,各地医疗机构压力明显增加,以北京市为例,12月上半月全市发热门诊就诊量达到15.6万人次,较上月同期增长62.3%,三级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量占比58.7%,二级医院占比31.2%,基层医疗机构占比10.1%,从就诊人群症状分析,发热(89.2%)、咳嗽(76.5%)、咽痛(68.3%)为主要临床表现,出现肺炎症状的占比约12.7%。

重症救治方面,截至12月15日,北京市在院新冠重症患者达到187例,占确诊病例的15.0%,65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78.6%,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患者占比高达92.5%,全市ICU床位使用率从11月底的65.3%上升至12月15日的78.9%,部分三甲医院ICU床位已接近饱和状态。

疫苗接种最新数据

疫苗接种仍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1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亿剂次,全程接种率为92.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8.5%,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为89.3%,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2.1%,仍有提升空间。

具体到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5.3%,80岁以上高龄老人加强免疫接种率为63.8%,值得注意的是,针对XBB变异株的新冠疫苗已于2023年12月初开始接种,北京市首批分配30万剂,截至12月15日已接种18.7万剂,接种对象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人和高风险人群。

防控措施调整与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多地已调整防控措施,北京市已恢复部分公共场所的扫码测温要求,并加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广东省则强化了重点人群健康监测,要求学校、托幼机构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国家卫健委专家建议公众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等高风险人群尽快接种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新冠疫苗。

从国际比较看,全球新冠疫情同样处于上升期,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球新增确诊病例较10月增长28%,其中西太平洋地区(包括中国)增长35%,多国已恢复或加强防控措施,如新加坡重新要求在医疗机构佩戴口罩,马来西亚加强边境健康监测等。

未来疫情发展趋势预测

基于当前数据模型,专家预测中国新冠疫情可能在2024年1月至2月达到冬季高峰,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表示,随着元旦、春节假期人员流动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将进一步上升,但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较低,模型显示,若不加强防控措施,2024年1月全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可能突破5,000例,重症病例可能达到300-500例/日。

值得注意的是,JN.1变异株的传播优势正在增强,其占比可能在未来一个月内超过20%,该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但现有证据表明其致病性并未增强,专家呼吁公众不必恐慌,但需提高防护意识,尤其是保护高风险人群。

面对新冠疫情反弹,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仍是关键,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符合条件的及时接种疫苗,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各地应加强疫情监测预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确保平稳度过可能到来的疫情高峰,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将疫情对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