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网

新冠疫情抗疫表彰大会,新冠疫情抗疫表彰大会简报

致敬抗疫英雄,回顾艰辛历程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给全球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普通民众挺身而出,用勇气和奉献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为表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全国各地陆续举办了"新冠疫情抗疫表彰大会",本文将结合具体数据,回顾我国在疫情防控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新冠疫情抗疫表彰大会,新冠疫情抗疫表彰大会简报

全国疫情防控总体数据回顾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23,87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83,452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期,全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15,152例(2022年4月13日数据),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高达到23,870例(2022年4月14日数据)。

疫苗接种方面,截至2023年6月,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达9亿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4亿人,全程接种率达1%,大规模疫苗接种为构建群体免疫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医疗资源保障方面,全国共设置定点医院2765家,方舱医院床位132.4万张,重症监护床位1万张,疫情期间,全国累计调集2万名医护人员支援疫情严重地区,其中支援湖北省的医护人员就达26万人

典型地区抗疫数据案例分析

湖北省抗疫数据回顾

作为疫情最初爆发的地区,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承受了最大的压力,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武汉封城期间,武汉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40例,占全国同期确诊病例的62%;累计死亡病例3,869例,占全国同期死亡病例的76%

在医疗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武汉市在10天内建成火神山医院(床位1000张)和雷神山医院(床位1600张),改建16家方舱医院提供床位13,000余张,全国共调集346支医疗队26万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务人员9万人,占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

上海市2022年春季疫情数据

2022年3月至5月,上海市经历了严峻的疫情考验,数据显示,此轮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7万例,其中确诊病例8万例,无症状感染者9万例,疫情高峰期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最高达27,719例(4月13日数据)。

为应对疫情,上海市启用了市级定点医院8家区级定点医院21家,改建方舱医院床位30余万张,全市累计派出50余万名医务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动员70余万名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社区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

北京市疫情防控数据

北京市作为首都,疫情防控责任重大,2022年11月疫情反弹期间,北京市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最高达1,486例(11月23日数据),单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最高达4,746例(11月21日数据),全市共设置定点医院23家,方舱医院床位2.3万张,组建了1,000余支流调队伍,累计排查密接人员50余万人次

在疫苗接种方面,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第一剂接种率超过90%,全程接种率超过85%,加强免疫接种率超过80%,为老年群体构筑了有效的免疫屏障。

抗疫英雄谱:数据背后的奉献

在各地举行的抗疫表彰大会上,无数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以广东省为例,在2020年举行的抗疫表彰大会上,共有450个先进集体1,500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医护人员占比65%,社区工作者占比20%,公安民警占比8%,志愿者占比7%

在受表彰的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仅19岁,是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年龄最大的78岁,是退休后仍坚持在社区防疫一线工作的老医生,受表彰者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小时,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达到58天未回家。

抗疫物资保障数据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医疗物资生产能力迅速提升,口罩日产量从疫情初期的2,000万只迅速提升至5亿只;防护服日产量从2万件提升至150万件;核酸检测试剂日产能从40万人份提升至5,000万人份

在生活物资保障方面,疫情期间全国累计向重点地区调运米面粮油1,200万吨、蔬菜1,800万吨、肉类400万吨、蛋类150万吨,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日均蔬菜交易量保持在3万吨,确保了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科技抗疫成果数据

我国科研机构在疫情期间迅速展开科研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全国共有300余家科研机构5万余名科研人员参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在疫苗研发方面,我国有5条技术路线15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7款疫苗获得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授权。

在核酸检测方面,我国开发出30余种检测试剂,检测时间从最初的4-6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单人单管检测成本从200元降至20元以下,全国核酸检测能力从疫情初期的每日1万份提升至每日5,700万份

国际抗疫合作数据

中国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向153个国家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包括口罩3,500亿只、防护服40亿件、检测试剂16亿人份、呼吸机30万台等医疗物资。

中国还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向48个非洲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占中国对外疫苗援助总量的60%

新冠疫情抗疫表彰大会不仅是对抗疫英雄的礼赞,更是对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伟大抗疫精神的弘扬,从一组组具体数据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力量、中国效率和中国担当,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人的日夜坚守和无私奉献,是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生动写照。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发展变化,我们要继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