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网

1998年香港股市,1998年香港股市保卫战亏了多少钱

1998年香港股市:风暴中的转折点

1998年,香港股市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金融风暴,这一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国际炒家的主要攻击目标,香港特区政府罕见地直接入市干预,动用外汇基金买入股票,最终成功击退投机者,稳定市场,这一事件不仅改写了香港金融史,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8年香港股市,1998年香港股市保卫战亏了多少钱

亚洲金融危机与香港的联系

1997年7月,泰铢暴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这场危机迅速蔓延至东南亚各国,随后冲击韩国、日本,并在1998年达到高峰,香港由于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与美元挂钩,成为国际投机者的重点攻击对象。

炒家采取“双线狙击”策略:一方面在外汇市场抛售港元,迫使香港金管局提高利率以维持汇率;另一方面在股市和期货市场做空恒生指数,利用高利率环境导致股市下跌来获利,1998年8月,恒生指数一度跌至6544点,较1997年高点下跌超过60%。

香港政府的“世纪之战”

1998年8月14日,香港特区政府决定直接干预市场,动用外汇基金大举买入恒指成分股,同时提高期货合约保证金,限制投机行为,这场干预持续了10个交易日,政府共投入约1180亿港元(约合150亿美元),最终成功推高恒指,迫使炒家平仓离场。

1998年香港股市关键数据

时间 恒生指数 重要事件
1997年8月 16,820点 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香港
1998年1月 11,000点 印尼危机加剧,市场恐慌
1998年8月13日 6,544点 年内最低点
1998年8月28日 7,830点 政府干预后收盘价
1998年12月 10,300点 市场逐步回稳

(数据来源:香港交易所、彭博社)

长期影响与市场改革

香港政府的干预行动在当时引发争议,但最终被证明是成功的,这场危机促使香港金融体系进行多项改革:

  1. 优化联系汇率制度:推出“兑换保证”机制,增强市场信心。
  2. 加强市场监管:香港证监会和金管局强化对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防止过度投机。
  3. 设立盈富基金:1999年,政府将持有的股票以盈富基金(Tracker Fund)形式逐步出售,减少市场冲击。

2024年香港股市与1998年的对比

香港股市的规模和市场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截至2024年5月,恒生指数成分股从当年的33只增至82只,市值增长近10倍,香港市场仍面临挑战,如地缘政治因素、全球经济放缓等。

恒生指数近年表现

年份 恒生指数年末收盘 年度涨跌幅
2020 27,231点 -3.4%
2021 23,397点 -14.1%
2022 19,781点 -15.5%
2023 17,047点 -13.8%
2024(5月) 18,500点* +8.5%(年初至今)

(*截至2024年5月20日,数据来源:香港交易所、路透社)

1998年的危机证明,香港金融市场具备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香港依然是全球重要的IPO中心和人民币离岸市场,但需继续优化制度以应对新的挑战。

金融市场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会简单重复,1998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信心和制度稳健同样重要,香港的未来,仍取决于其能否在变局中保持竞争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