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网

新冠疫情武汉建设,新冠疫情武汉建设的三个医院

一座英雄城市的抗疫壮举

武汉疫情初期爆发与应对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武汉首次被发现并迅速蔓延,根据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当日,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95例,死亡25例,这一数字在随后几天呈指数级增长。

新冠疫情武汉建设,新冠疫情武汉建设的三个医院

2020年1月24日除夕当天,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89例,累计确诊病例达到572例,到1月25日大年初一,新增确诊病例46例,累计618例,1月26日新增80例,累计698例,1月27日新增确诊病例激增至892例,累计1590例,这一数据增长趋势显示出疫情在武汉的快速传播态势。

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建设奇迹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迅速增长的病例数,武汉市决定紧急建设两所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这一决定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医院建设史上的奇迹。

火神山医院于2020年1月23日决定建设,1月24日完成设计方案,1月25日正式开工,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编设床位1000张,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名建设者和近千台机械设备24小时不间断施工,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从设计到交付的全过程,2月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2月4日开始收治首批患者。

雷神山医院建设规模更大,总建筑面积7.97万平方米,病床数1600张,包括2个重症医学科病区、3个亚重症病区及27个普通病区,雷神山医院于1月25日决定建设,1月26日开工,2月6日通过验收,2月8日交付使用并收治首批患者,两所医院的建设速度打破了世界纪录,为武汉疫情防控提供了关键的医疗资源保障。

方舱医院体系的快速建立

除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武汉市还迅速改造建立了多所方舱医院,用于收治轻症患者,根据官方统计,武汉共建成16所方舱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万余张,累计收治轻症患者1.2万余人,这些方舱医院由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场所改造而成,实现了"应收尽收"的疫情防控目标。

以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为例,该医院于2020年2月5日晚开始接收患者,共设置床位800张,截至2月11日,已收治患者560人,江汉方舱医院(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设置床位1600张,2月5日晚开始收治患者,到2月7日已收治患者近800人,这些数据表明方舱医院在短时间内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状况。

武汉疫情高峰期数据分析

2020年2月是武汉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根据武汉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

  • 2月1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894例,累计确诊4109例;
  • 2月2日,新增确诊病例1033例,累计确诊5142例;
  • 2月7日,新增确诊病例1985例,累计确诊13603例;
  • 2月12日,由于诊断标准变化,当日新增确诊病例高达13436例(含临床诊断病例),累计确诊32994例;
  • 2月13日,新增确诊病例3910例,累计确诊35991例。

在死亡病例方面:

  • 2月1日新增死亡病例32例,累计死亡224例;
  • 2月7日新增死亡病例67例,累计死亡545例;
  • 2月12日新增死亡病例216例,累计死亡1016例;
  • 2月19日新增死亡病例88例,累计死亡1789例。

这些数据反映出2月是武汉疫情最为严峻的时期,也是医疗资源最为紧张的阶段,随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的投入使用,以及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的支援,武汉的医疗救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医疗资源与人员支援情况

疫情期间,全国共调集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武汉有295支医疗队、3.8万余名医务人员,这些医疗队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军队系统。

在医疗物资方面,截至2020年2月29日,湖北省(主要是武汉市)共接收:

  • 医用防护服502.88万件;
  • 医用隔离衣192.54万件;
  • 医用口罩3182.66万只;
  • 医用护目镜93.71万个;
  • 负压救护车587辆;
  • 呼吸机9466台;
  • 心电监护仪1.5万台;
  • 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67台。

这些医疗资源的快速调配和集中使用,极大提升了武汉的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能力。

社区防控与生活保障

武汉封城期间,全市1.2万个居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承担了居民生活物资配送、病患转运、环境消杀等繁重工作,据统计,武汉全市共组织5万多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动员7万多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

在生活物资保障方面:

  • 武汉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封城期间武汉日均蔬菜供应量约3000吨;
  • 中百、武商等五大商超日均销售蔬菜约800吨;
  • 全市设立蔬菜直通车进社区点位744个,覆盖全部城区;
  • 政府储备冻猪肉投放市场累计达1800吨。

这些措施保障了武汉1000多万市民在封城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

疫情拐点与逐步解封

随着防控措施的严格执行,武汉疫情在2020年3月出现明显拐点:

  • 3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193例,是2月以来首次降至200例以下;
  • 3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74例;
  • 3月11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个位数(8例);
  • 3月18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为零。

基于疫情持续向好的趋势,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从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标志着武汉封城76天后正式"解封"。

复工复产与疫后重建

武汉解封后,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截至2020年4月19日,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7.2%,员工到岗率72.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93.2%;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复工率95.8%;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企业复工率92.4%。

在医疗秩序恢复方面:

  • 截至4月26日,武汉市62家医院完成终末消毒,逐步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
  • 4月8日至26日,武汉市门诊量累计达53万人次,手术量累计达1.7万台次;
  • 武汉市非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全面恢复。

核酸检测与常态化防控

武汉解封后,为彻底摸清疫情底数,武汉市于2020年5月14日至6月1日集中开展核酸检测排查工作,此次排查共检测989.98万人,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检出率为0.303/万,未发现确诊病例,这一大规模检测结果为武汉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0年全年,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0340例,累计死亡3869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全国乃至全球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冠疫情是对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特大城市的一次严峻考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武汉人民以巨大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奇迹,方舱医院的快速投用,社区防控的严密组织,医疗资源的全国调配,都体现了中国制度和中国速度的独特优势,武汉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