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网

新增本土病例成都,新增本土病例成都最新消息

新冠疫情最新数据与防控措施

成都最新疫情数据通报

根据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成都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例,这些新增病例分布在多个区县,其中锦江区新增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武侯区新增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高新区新增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青羊区新增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金牛区新增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成华区新增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其他区县合计新增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13例。

新增本土病例成都,新增本土病例成都最新消息

从感染来源分析,这84例新增感染者中,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42例,占50%;社区筛查发现18例,占21.4%;重点人群筛查发现14例,占16.7%;主动就诊发现10例,占11.9%,这一数据表明,当前成都市疫情仍存在社区传播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近期疫情发展趋势

回顾成都市近一周的疫情数据,可以观察到以下趋势:

11月9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32例 11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无症状感染者38例 11月1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例,无症状感染者45例 11月12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例,无症状感染者50例 11月13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6例,无症状感染者53例 11月14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例,无症状感染者55例 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8例,无症状感染者56例

从数据可以看出,成都市新增感染者数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确诊病例从15例增至28例,增长了86.7%;无症状感染者从32例增至56例,增长了75%,这一增长趋势值得警惕,表明病毒传播仍在持续。

重点区域疫情分析

在本次疫情中,锦江区成为重点区域,截至11月15日,锦江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例,无症状感染者112例,春熙路街道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例,无症状感染者45例;书院街街道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合江亭街道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16例;水井坊街道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14例;其他街道合计报告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

另一个重点区域是武侯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2例,无症状感染者86例,玉林街道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25例;跳伞塔街道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18例;火车南站街道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红牌楼街道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14例;其他街道合计报告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14例。

病例年龄与性别分布

根据成都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新增病例的年龄分布如下:

0-17岁:确诊病例3例(10.7%),无症状感染者7例(12.5%) 18-40岁:确诊病例12例(42.9%),无症状感染者24例(42.9%) 41-60岁:确诊病例9例(32.1%),无症状感染者18例(32.1%) 60岁以上:确诊病例4例(14.3%),无症状感染者7例(12.5%)

性别分布方面,男性确诊病例15例(53.6%),无症状感染者30例(53.6%);女性确诊病例13例(46.4%),无症状感染者26例(46.4%),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在新增确诊病例中,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22例(78.6%),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6例(21.4%),接种过加强针的16例(57.1%),未接种加强针的12例(42.9%),在无症状感染者中,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48例(85.7%),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8例(14.3%);接种过加强针的38例(67.9%),未接种加强针的18例(32.1%)。

这一数据表明,疫苗接种对于降低重症率和症状表现具有积极作用,但并不能完全阻断病毒感染和传播。

病毒基因测序结果

成都市疾控中心对近期病例样本进行了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

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占比:68% 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占比:22% 其他变异株占比:10%

这一测序结果表明,当前成都市流行的主要毒株仍为奥密克戎BA.5.2,与全国主要流行毒株一致,BF.7变异株占比有所上升,需要密切关注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化。

疫情防控措施升级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从11月16日0时起,对部分区域实施以下防控措施:

  1. 锦江区春熙路街道、书院街街道,武侯区玉林街道、跳伞塔街道实施临时管控,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区域内餐饮场所暂停堂食,娱乐场所暂停营业。

  2. 全市范围内加强公共场所扫码查验,所有进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写字楼等场所的人员必须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11月16日-18日暂停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

  4. 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在锦江区、武侯区、高新区、青羊区开展连续三天的全员核酸检测。

  5. 加强来(返)蓉人员管理,所有来(返)蓉人员需提前向社区报备,并落实"三天三检"。

医疗资源准备情况

为确保疫情防控需要,成都市已做好医疗资源准备工作:

  1. 定点医院床位准备:全市共设置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8家,总床位3200张,目前使用床位876张,剩余床位2324张。

  2. 方舱医院准备:已建成方舱医院3处,总床位5000张,目前启用床位1200张,剩余床位3800张。

  3. 核酸检测能力:全市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350万管,按10混1计算,可满足3500万人次的检测需求。

  4. 医疗物资储备:防护服、口罩、检测试剂等关键物资储备充足,可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市民防护建议

成都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

  1. 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如有轨迹重叠请立即向社区报备。

  2.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

  3. 减少非必要聚集活动,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4. 按时参加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5.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 积极接种疫苗,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市民应及时接种加强针。

生活物资保障情况

成都市商务局表示,目前全市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1. 粮食储备:政府储备粮15万吨,可满足全市人口6个月口粮需求;商业库存粮30万吨。

  2. 蔬菜供应:日均上市量1.2万吨,较平日增加20%;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库存充足。

  3. 肉类供应:日均屠宰生猪1.5万头,禽类50万只,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4. 商超备货:各大商超已加大备货力度,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库存量为平日的3-5倍。

成都市已建立完善的生活物资保供体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求,请市民理性购买,不必恐慌性囤货。

交通运输调整

为配合疫情防控,成都市交通运输部门做出以下调整:

  1. 地铁:对途经中高风险区的地铁车站加强客流管控,必要时实施"跳站"运行。

  2. 公交:临时调整途经中高风险区的公交线路30条,采取绕行或缩短线路措施。

  3. 出租车:要求驾驶员每日核酸检测,乘客需扫码登记。

  4. 长途客运:暂停发往省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客运班线,其他方向班线减半运行。

  5. 航空铁路:来蓉旅客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抵蓉后完成"落地检"。

经济支持政策

为减轻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1.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企业,给予3个月房屋租金补贴,最高5万元。

  2. 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长6个月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

  3. 对疫情期间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4. 设立5亿元专项纾困资金,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

  5.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不见面"审批,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当前,成都市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从数据来看,新增感染者数量仍在上升,社区传播风险存在,但整体可控,通过实施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加强重点区域管理,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完善医疗救治准备,成都市有能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市民朋友无需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成都一定能够尽快控制住这波疫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请广大市民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