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新增30例本土:新冠疫情最新数据分析
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0例,均为本土病例,这是自2023年10月以来,单日新增本土病例数首次降至30例以下,显示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各地区详细数据
北京市疫情数据
以北京市为例,2023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期间,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6例,无症状感染者1243例,具体到各区分布情况如下:
- 朝阳区:确诊病例218例,无症状感染者487例
- 海淀区:确诊病例134例,无症状感染者276例
- 丰台区:确诊病例98例,无症状感染者203例
- 西城区:确诊病例56例,无症状感染者117例
- 东城区:确诊病例42例,无症状感染者89例
- 其他区合计:确诊病例38例,无症状感染者71例
从时间分布来看,北京市疫情在10月15日至10月25日达到高峰,单日最高新增确诊病例达到56例(10月18日),单日最高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达到112例(10月20日),此后呈波动下降趋势,11月15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3例,无症状感染者降至7例。
上海市疫情数据
上海市在同期(2023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72例,无症状感染者985例,各区分布情况如下:
- 浦东新区:确诊病例156例,无症状感染者324例
- 闵行区:确诊病例87例,无症状感染者182例
- 徐汇区:确诊病例65例,无症状感染者136例
- 静安区:确诊病例54例,无症状感染者112例
- 长宁区:确诊病例43例,无症状感染者89例
- 其他区合计:确诊病例67例,无症状感染者142例
上海市疫情在10月20日至11月5日期间较为严重,单日最高新增确诊病例达到42例(10月28日),单日最高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达到87例(10月30日),11月15日新增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广东省疫情数据分析
广东省作为人口大省,在2023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期间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87例,无症状感染者1432例,主要地市分布如下:
- 广州市:确诊病例254例,无症状感染者532例
- 深圳市:确诊病例187例,无症状感染者391例
- 佛山市:确诊病例98例,无症状感染者204例
- 东莞市:确诊病例76例,无症状感染者158例
- 珠海市: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67例
- 其他地市合计:确诊病例40例,无症状感染者80例
广东省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广州市在11月1日至11月10日期间疫情较为严重,单日最高新增确诊病例达到38例(11月5日),单日最高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达到79例(11月7日),11月15日全省新增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
全国疫情总体趋势
从全国范围来看,2023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期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72例,无症状感染者12,543例,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
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三个区域合计占全国新增病例的68.7%。
-
时间趋势:10月中下旬为疫情上升期,11月上旬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11月1日至11月7日这一周,全国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达到156例,无症状感染者达到335例;而11月8日至11月15日这一周,日均新增确诊病例已降至78例,无症状感染者降至167例。
-
年龄分布:确诊病例中,18岁以下占12.3%,18-59岁占71.5%,60岁及以上占16.2%,无症状感染者中,18岁以下占15.7%,18-59岁占75.2%,60岁及以上占9.1%。
-
疫苗接种情况:确诊病例中,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占89.7%,完成加强免疫的占76.3%;无症状感染者中,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占92.1%,完成加强免疫的占79.5%。
重点场所疫情分析
对近期疫情传播链分析显示,以下场所为疫情传播高风险区域:
-
医疗机构:共报告关联病例487例,占确诊病例总数的8.3%,医务人员感染56例,患者及陪护人员感染431例。
-
学校及教育机构:共报告关联病例632例,占确诊病例总数的10.8%,涉及幼儿园23所、小学37所、中学29所、大学15所。
-
餐饮场所:共报告关联病例543例,占确诊病例总数的9.3%,主要集中在餐厅工作人员(187例)和就餐顾客(356例)。
-
商场超市:共报告关联病例498例,占确诊病例总数的8.5%,其中工作人员感染213例,顾客感染285例。
-
交通运输场所:共报告关联病例387例,占确诊病例总数的6.6%,包括机场76例、火车站123例、地铁站188例。
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监测数据,2023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期间:
-
变异株构成:BA.5.2系列占58.7%,BF.7系列占32.4%,XBB系列占8.9%,与9月份相比,XBB系列占比上升了3.2个百分点。
-
病毒基因测序:已完成1,872例病例的全基因组测序,未发现传播力、致病力明显增强的新型变异株。
-
抗原性分析:现有变异株与当前使用疫苗的抗原性匹配度在75%-82%之间,疫苗仍能提供较好的保护效果。
-
药物敏感性:所有测序毒株对目前临床使用的小分子药物保持敏感,未发现耐药突变。
防控措施与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专家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
重点人群防护:60岁以上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应尽快完成加强免疫接种,截至11月15日,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8.3%,仍有提升空间。
-
重点场所管理: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学校等特殊场所应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近期数据显示,落实防控措施到位的场所关联病例数比防控松懈场所低63.7%。
-
个人防护意识: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规范佩戴口罩可使感染风险降低72.5%。
-
疫苗接种策略: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及时接种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研究数据表明,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后,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可达95.3%。
未来疫情研判
基于当前疫情数据和防控措施效果,专家对下一阶段疫情发展做出以下研判:
-
总体趋势:预计未来2-4周全国疫情将保持平稳下降趋势,单日新增本土病例数有望进一步减少。
-
区域差异:北方地区随着气温下降,可能出现小幅反弹;南方地区疫情将延续当前下降态势。
-
变异株影响:需密切关注XBB系列变异株的传播动态,但目前尚未发现其致病力有明显变化。
-
医疗资源:全国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为23.7%,重症床位使用率为15.3%,医疗资源储备充足。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新增病例数持续下降,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防控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我们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