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本土疫情持续向好
根据最新疫情通报,我国本土继续实现零新增确诊病例,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以及大规模核酸检测、健康码管理等手段,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5月15日24时,北京市已连续15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具体来看,5月1日至5月15日期间,北京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均为轻型病例,已全部转入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北京市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成效。
全国疫情数据概览
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疫情数据显示,2023年5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5例,广东3例,福建2例,四川1例,云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6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198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1834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815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1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91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16531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2048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97491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8342人。
重点地区防控成效
上海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在疫情防控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5月1日至5月15日期间,上海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具体来看:
- 5月1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来自美国)
- 5月5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均来自英国)
- 5月8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来自加拿大)
- 5月12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2例来自美国,1例来自德国)
- 5月14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来自日本)
上海市已连续30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这一成果得益于上海市完善的疫情防控体系和市民的高度配合,上海市建立了"三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实施精准防控,同时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理。
疫苗接种进展
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5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3567.8万剂次,具体来看:
-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4021.9万人
- 完成全程接种22864.4万人
- 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9250.1万人
以广东省为例,截至5月14日,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5亿剂次,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超过90%,全程接种率超过85%,加强免疫接种率超过70%,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
国际疫情对比
与国际疫情形势相比,我国疫情防控成效更为显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疫情数据,截至2023年5月14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7.6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90万例,过去一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80万例,新增死亡病例超过1.7万例。
具体来看几个主要国家的疫情数据:
- 美国:过去一周新增确诊病例约12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1500例
- 日本:过去一周新增确诊病例约8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500例
- 韩国:过去一周新增确诊病例约6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300例
- 德国:过去一周新增确诊病例约5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400例
- 法国:过去一周新增确诊病例约4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300例
相比之下,我国本土继续实现零新增确诊病例,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充分体现了我国疫情防控策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
尽管本土疫情持续向好,但各地仍保持高度警惕,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主要措施包括:
-
重点场所防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餐馆、学校、建筑工地、工厂车间、养老福利机构和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
重点人群监测:对医务人员、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交通运输服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定期开展核酸检测。
-
医疗机构防控:各级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发热门诊实行闭环管理。
-
边境口岸防控: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严格落实"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
应急处置准备:各地保持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公众防护建议
尽管本土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但公众仍需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
-
接种疫苗: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
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规范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
做好手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
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
本土继续零新增确诊病例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得益于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我们应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继续保持警惕,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