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抗疫历程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本文将通过详实的数据记录,展现中国在疫情防控中的努力与成效,以期为未来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参考,以下数据均来自权威机构发布的公开信息。
疫情初期爆发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3月)
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首株新冠病毒毒株,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截至2020年1月23日10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当日,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宣布自当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2020年1月24日,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例,其中重症177例,死亡25例,湖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1月25日,全国30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88例,新增重症病例87例,新增死亡病例15例。
截至2020年2月12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2526例(其中重症病例803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911例,累计死亡病例1367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9804例,现有疑似病例13435例。
疫情防控关键阶段(2020年4月-2021年12月)
2020年4月8日零时,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截至4月7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00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6991例,累计死亡病例2572例。
2020年全年,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707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935例,死亡病例9例;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761例,死亡病例7例;广东省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024例,死亡病例8例。
2021年1月,河北省石家庄市出现聚集性疫情,1月6日,石家庄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首轮检测共采样10251875人,累计检出阳性人员354人,截至1月16日24时,石家庄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46例,无症状感染者215例。
2021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禄口机场发生聚集性疫情,7月20日至8月13日24时,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5例,疫情波及全国多个省份,截至8月26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1000例。
202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发生疫情,截至12月2日24时,满洲里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12例,12月4日,满洲里市完成第十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共采样188461人,检出阳性病例17例。
疫苗接种与防控成效(2021年1月-2022年12月)
截至2021年6月19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9025.7万剂次,7月13日,这一数字突破14亿剂次,12月25日,全国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达到12.13亿人。
2022年1月,天津市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本土传播,1月8日至21日,天津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48例,1月9日,天津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首轮检测共采样12523310人,检出阳性77例。
2022年3月,吉林省吉林市发生大规模疫情,3月1日至4月14日,吉林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988例,无症状感染者14885例,3月14日,吉林市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2601例。
2022年4月,上海市面临严峻疫情考验,4月4日,上海市完成全市核酸采样工作,共采样2566.5万人,截至5月31日,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088例,无症状感染者542421例,5月17日,上海市实现社会面清零。
疫情防控优化调整阶段(2022年12月-2023年)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条"),12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
2022年12月,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快速增加,12月23日,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达到286.7万人次,是12月1日的13.7倍,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城市急诊量同比增长3-5倍。
2023年1月8日至3月23日,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为3278例,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131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3147例。
截至2023年5月,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亿剂次,全程接种人数达13.16亿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41亿人。
抗疫经验与启示
中国抗疫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2020年武汉疫情初期,仅用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共提供2600张床位,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核酸检测能力从疫情初期的每天不足2000份提升至2022年的每天5700万份,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15137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总检测能力达到5165万管/天。
疫情期间,全国共设置超过20万个集中隔离点,累计隔离观察超过4000万人次,2022年,全国共报告处理涉疫违法犯罪案件1.5万余起,查处造谣传谣行为1.1万余起。
抗疫物资保障方面,2020年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亿只,是2月1日的12倍,医用防护服日产量从不足1万件增长到超过50万件。
新冠疫情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重大考验,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些详实的数据记录了中国抗疫的艰辛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我们将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为保护人民健康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