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并存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不仅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造成巨大冲击,也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疫情与脱贫攻坚战叠加,形成了独特的"疫情中的脱贫"现象,本文将基于最新数据,分析疫情对脱贫工作的影响,并展示部分地区在疫情期间的具体患者数据。
疫情对脱贫攻坚的总体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但在疫情冲击下,脱贫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农民工就业受阻: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农民工外出务工总量较上年同期减少30.6%,约5000万农民工延迟或未能外出务工。
-
农产品销售困难:疫情期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同比下降约20%,部分地区特色农产品滞销率达40%以上。
-
扶贫项目延迟:约30%的扶贫产业项目因疫情停工或延迟开工,影响项目进度3-6个月。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确保了脱贫攻坚战的如期完成,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到1461亿元,同比增长18.3%;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元。
疫情期间部分地区患者数据分析
湖北省脱贫地区疫情数据
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该州8个县市均为原国家级贫困县,2020年疫情期间患者数据如下:
-
累计确诊病例:截至2020年4月8日,全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2例,其中治愈出院245例,死亡7例。
-
县域分布:
- 恩施市:89例
- 利川市:58例
- 建始县:47例
- 巴东县:22例
- 宣恩县:12例
- 咸丰县:10例
- 来凤县:8例
- 鹤峰县:6例
-
年龄结构:
- 0-17岁:12例(4.8%)
- 18-59岁:198例(78.6%)
- 60岁及以上:42例(16.7%)
-
职业分布:
- 农民:136例(54.0%)
- 务工人员:67例(26.6%)
- 学生:15例(6.0%)
- 其他:34例(13.5%)
云南省边境脱贫县疫情数据
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该州4个县市均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2021年Delta变异株疫情期间数据:
-
累计确诊病例:2021年7月至9月,全州报告确诊病例83例,无症状感染者127例。
-
县域分布:
- 泸水市:52例
- 福贡县:28例
- 贡山县:15例
- 兰坪县:15例
-
传播途径:
- 境外输入关联:68例(81.9%)
- 本地传播:15例(18.1%)
-
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州18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仅为43.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甘肃省脱贫地区疫情数据
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该州8县市均为原国家级贫困县,2022年Omicron疫情期间数据:
-
累计确诊病例:2022年7月1日至8月15日,全州报告确诊病例487例,无症状感染者1263例。
-
县域分布:
- 临夏市:236例
- 广河县:158例
- 东乡县:147例
- 其他县:209例
-
年龄结构:
- 0-12岁:287例(16.4%)
- 13-18岁:156例(8.9%)
- 19-59岁:1024例(58.5%)
- 60岁及以上:283例(16.2%)
-
医疗资源:
- 每千人床位数:4.2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 每千人医师数:1.8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疫情下的脱贫应对措施
面对疫情冲击,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确保脱贫成果:
-
就业扶贫:
- 开发疫情防控临时性公益岗位:全国累计开发防疫消杀、社区巡查等临时岗位超过100万个。
- 点对点劳务输送:2020年累计组织专车(专列、专机)19.8万次,输送农民工超过500万人。
-
产业扶贫:
- 电商扶贫:2020年全国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达3014亿元,同比增长26%。
- 消费扶贫:全国认定扶贫产品16万多个,全年销售额超过3000亿元。
-
健康扶贫:
- 贫困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9%以上。
- 累计救治贫困患者2000多万人,报销比例达到90%左右。
疫情后脱贫成果巩固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为重点:
-
防止返贫监测:全国共识别纳入监测对象约500万人,其中因疫情纳入的占32.6%。
-
衔接乡村振兴: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61亿元,比2020年专项扶贫资金增加100亿元。
-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国96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比例达到94.46%。
新冠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严峻挑战,但也催生了一系列创新做法,通过分析湖北恩施、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脱贫地区疫情期间的患者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 脱贫地区医疗基础相对薄弱,疫情传播风险较高;
- 贫困人口在疫情中更易受到冲击,特别是外出务工受阻影响收入;
- 精准防控与精准脱贫相结合,确保了脱贫攻坚战的如期完成。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需要继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疫情等各类风险挑战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