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网

新冠疫情我国经济突破,新冠疫情我国经济突破多少年了

数据驱动的复苏之路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作为最早遭受疫情冲击的国家之一,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基于最新数据,分析中国在疫情期间的经济表现,特别是2020年至2022年关键时期的经济突破,并通过具体地区案例展示中国经济的韧性。

新冠疫情我国经济突破,新冠疫情我国经济突破多少年了

2020-2022年中国经济关键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01.6万亿元,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GDP增速回升至8.1%,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仍实现了3%的增长,GDP总量突破120万亿元大关。

分季度看,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创下历史新低,但二季度即转为正增长3.2%,三四季度分别增长4.9%和6.5%,呈现明显的V型复苏,2021年各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18.3%、7.9%、4.9%和4.0%,2022年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4.8%、0.4%、3.9%和2.9%。

从产业结构看,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77万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3万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40万亿元,增长2.1%,2021年三大产业增速分别为7.1%、8.2%和8.2%,2022年则分别为4.1%、3.8%和2.3%。

外贸数据表现亮眼

疫情期间,中国外贸表现尤为突出,2020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2021年外贸规模再创新高,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2022年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增长7.7%,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

具体到月度数据,2020年3月出口同比下降3.5%,但4月即转为增长8.2%,此后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各月出口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在20%左右,2022年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正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

202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制造业投资下降2.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0%,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3.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4%和9.1%,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消费市场逐步恢复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0万亿元,同比下降3.9%,网上零售额11.76万亿元,增长10.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万亿元,增长12.5%,2022年为43.97万亿元,同比下降0.2%。

餐饮收入2020年下降16.6%,2021年增长18.6%,2022年下降6.3%,汽车类零售额2020年下降1.8%,2021年增长7.6%,2022年增长0.7%,金银珠宝类2020年下降4.7%,2021年增长29.8%,2022年下降1.1%。

财政金融指标稳健

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9万亿元,同比下降3.9%;支出24.56万亿元,增长2.8%,2021年收入20.25万亿元,增长10.7%;支出24.63万亿元,增长0.3%,2022年收入20.37万亿元,增长0.6%;支出26.06万亿元,增长6.1%。

货币供应量方面,2020年末M2余额2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2021年末238.29万亿元,增长9.0%;2022年末266.43万亿元,增长11.8%,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020年末284.83万亿元,增长13.3%;2021年末314.13万亿元,增长10.3%;2022年末344.21万亿元,增长9.6%。

地区案例分析:上海市经济表现

海市为例,2020年上海GDP达到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一产业增加值103.6亿元,下降8.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万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2.84万亿元,增长1.8%,2021年上海GDP突破4万亿元,达到4.32万亿元,增长8.1%,2022年受疫情影响,GDP为4.47万亿元,增速回落至-0.2%。

从工业看,2020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万亿元,增长1.9%;2021年4.06万亿元,增长10.3%;2022年4.13万亿元,下降1.1%,重点行业中,汽车制造业2020年产值增长9.3%,2021年增长21.1%,2022年增长10.1%;生物医药制造业2020年增长2.9%,2021年增长18.3%,2022年增长5.7%。

外贸方面,2020年上海进出口总额3.48万亿元,增长2.3%;2021年4.06万亿元,增长16.5%;2022年4.19万亿元,增长3.2%,出口2020年1.37万亿元,与上年持平;2021年1.57万亿元,增长14.9%;2022年1.72万亿元,增长9.0%。

北京市疫情与经济数据

再看北京市,2020年GDP为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7.6亿元,下降8.5%;第二产业增加值5716.4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3.03万亿元,增长1.0%,2021年GDP突破4万亿元,达到4.03万亿元,增长8.5%,2022年GDP为4.16万亿元,增长0.7%。

工业领域,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2021年增长31.0%,2022年下降15.0%,高技术制造业2020年增长9.5%,2021年增长1.1倍,2022年下降3.3%,中关村示范区企业2020年总收入7.2万亿元,增长10.6%;2021年8.3万亿元,增长15.4%;2022年预计超过8.5万亿元。

广东省经济韧性表现

广东省作为经济大省,2020年GDP为1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3%,第一产业增加值4769.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35万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6.25万亿元,增长2.5%,2021年GDP达到12.44万亿元,增长8.0%,2022年GDP为12.91万亿元,增长1.9%。

工业方面,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万亿元,增长1.5%;2021年3.75万亿元,增长9.0%;2022年3.95万亿元,增长1.6%,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020年增长3.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56.1%;2021年增长8.7%,占比56.6%;2022年增长2.5%,占比55.1%。

外贸大省地位稳固,2020年进出口总额7.08万亿元,下降0.9%;2021年8.27万亿元,增长16.7%;2022年8.31万亿元,增长0.5%,出口2020年4.35万亿元,增长0.2%;2021年5.05万亿元,增长16.2%;2022年5.26万亿元,增长5.5%。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疫情期间,中国创新投入持续增加,2020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2.44万亿元,增长10.2%,与GDP之比为2.40%;2021年2.79万亿元,增长14.2%,占比2.44%;2022年突破3万亿元,达到3.09万亿元,增长10.4%,占比2.55%。

高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3个百分点;2021年增长18.2%,高于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2022年增长7.4%,高于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2020年增长10.6%,2021年增长17.1%,2022年增长18.9%。

就业与民生保障有力

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5.2%;2021年新增就业1269万人,失业率5.1%;2022年新增就业1206万人,失业率5.5%,居民收入方面,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增长4.7%;2021年35128元,增长9.1%;2022年36883元,增长5.0%。

物价保持基本稳定,2020年CPI上涨2.5%,2021年上涨0.9%,2022年上涨2.0%,PPI2020年下降1.8%,2021年上涨8.1%,2022年上涨4.1%。

新冠疫情是对中国经济的重大考验,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尽管2020年初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但很快实现了V型反弹,2021年取得较高增长,2022年在复杂环境下仍保持正增长,外贸、投资、创新等领域表现突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了中国力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