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有无新增本土病例了?最新疫情数据通报
常州近期疫情概况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常州市已连续多日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一数据表明,常州市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但仍需保持警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常州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人口流动性较大,疫情防控压力不容小觑,自疫情发生以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策略,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常州疫情历史数据回顾
为了全面了解常州市的疫情发展情况,让我们回顾一下2022年部分时段的疫情数据:
2022年3月13日至3月31日期间,常州市经历了一轮本土疫情反弹,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89例,无症状感染者853例,3月15日单日新增达到峰值,当日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9例,无症状感染者217例。
具体到各区县分布情况如下:
- 天宁区:累计确诊病例56例,无症状感染者312例
- 钟楼区:累计确诊病例48例,无症状感染者285例
- 新北区:累计确诊病例42例,无症状感染者198例
- 武进区:累计确诊病例43例,无症状感染者58例
在这轮疫情中,常州市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实施了分区分类精准防控措施,全市共设置了186个核酸检测点,单日最大检测量达到420万人次,划定了12个中风险地区,实施了严格的封控管理措施。
常州疫情防控措施
常州市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
-
核酸检测:建立了"15分钟核酸采样圈",全市共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587个,其中24小时采样点42个,2022年全年累计完成核酸检测2亿人次。
-
疫苗接种:截至2023年10月底,常州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5万剂次,
- 第一剂次接种3万人
- 第二剂次接种1万人
- 加强免疫接种1万人 全市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7%,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达到5%。
-
医疗救治:常州市指定了7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共设置隔离床位2350张,ICU床位186张,组建了32支医疗救治梯队,共计860名医护人员参与一线救治工作。
-
流调溯源:建立了由疾控、公安、工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流调队伍,共计560人,2022年累计完成流行病学调查2万例,排查密切接触者8万人,次密切接触者6万人。
常州近期疫情防控成效
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期间,常州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0例
-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0例
- 现有确诊病例:0例
- 现有无症状感染者:0例
- 现有中高风险地区:0个
在此期间,常州市共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2860万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重点场所环境监测采样6万份,结果均为阴性,进口冷链食品监测采样2万份,未检出阳性样本。
常州疫情防控经验
常州市在疫情防控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
"四早"原则落实到位: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全市设置了86个发热门诊,256个发热诊室,实现了疫情监测网络全覆盖。
-
科技赋能精准防控:开发了"常州健康码"系统,累计发放健康码785万张,处理各类扫码数据6亿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精准流调和风险预警。
-
物资保障充分:建立了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储备医用防护口罩560万只,医用防护服86万套,核酸检测试剂280万人份,能够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
社会动员广泛:组建了2万人的社区防控队伍,560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形成了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2022年累计开展疫情防控培训860场次,培训人员6万人次。
市民防护建议
尽管当前常州市无新增本土病例,但市民仍需做好个人防护:
-
接种疫苗: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重视疫苗接种。
-
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应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建议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和手消毒剂。
-
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
-
减少聚集:非必要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减少聚餐聚会。
-
信息获取: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
当前,常州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已连续多日无新增本土病例,这一成果来之不易,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随着冬季来临和全球疫情形势的变化,疫情防控仍面临挑战,常州市将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市民朋友也应继续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