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抗疫感人事迹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抗疫事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普通民众用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筑起了一道道生命防线,以下是一些令人动容的抗疫故事,以及相关地区在疫情期间的具体数据。
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的坚守
2020年初,武汉成为疫情重灾区,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虽身患渐冻症,却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他带领全院医护人员连续奋战数月,收治了大量重症患者,据武汉市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武汉封城期间,金银潭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800余例,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占比超过60%,在最艰难的2月份,医院单日最高收治患者达150人,医护人员平均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
张定宇院长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上海援鄂医疗队的无私奉献
2020年2月,上海市派出多批医疗队驰援武汉,据统计,上海共派出1649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其中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达1328人,这些医疗队员在武汉期间,累计管理床位1800余张,收治患者2500余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占比超过70%。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作为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提出了"党员先上"的口号,带领团队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上海医疗队在武汉期间,创造了多项医疗奇迹,包括成功救治多名百岁老人和孕产妇患者。
北京小汤山医院的快速重建
2020年1月,北京市决定重启小汤山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在短短7天内,1000多名建设者24小时不间断施工,完成了医院改造工程,2月6日,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患者,截至2020年3月16日,医院共收治境外输入病例682例,确诊54例,疑似病例628例,治愈出院612例。
小汤山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自北京各大医院,他们放弃了春节假期,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医院护理部主任曾表示:"我们平均每天要穿着防护服工作8-10小时,为了节省防护物资,很多医护人员都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
广州钟南山院士的科研攻关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初期就奔赴武汉调研,为国家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建议,他带领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在疫情期间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14例,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86例,治愈出院率达93.5%。
钟南山团队还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据统计,2020年1月至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参与新冠肺炎相关科研项目28项,发表SCI论文15篇,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
杭州"口罩厂长"的日夜奋战
疫情期间,杭州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焰峰带领员工24小时不间断生产口罩,从2020年1月22日至3月31日,公司共生产医用防护口罩2000余万只,N95口罩500余万只,全部供应抗疫一线。
林焰峰回忆说:"最紧张的时候,我们72小时没有合眼,机器24小时不停转,员工三班倒,日产量从平时的3万只提升到30万只。"这些口罩优先供应给了武汉、温州等疫情严重地区。
成都社区工作者的细致服务
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街道的社区工作者在疫情期间开展了"敲门行动",对辖区2.3万户居民进行全覆盖排查,据统计,2020年1月24日至3月31日,该街道共排查出重点地区来蓉人员1268人,全部落实居家观察措施。
社区工作者还建立了"一对一"服务机制,为居家隔离居民提供代购生活物资、送药上门等服务,累计为居民代购生活物资5800余次,送药上门1200余次,处理居民求助电话3600余个。
深圳科技企业的技术支援
深圳华大基因在疫情期间迅速研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并向武汉捐赠了10万人份试剂,据统计,2020年1月至4月,华大基因共生产核酸检测试剂盒超过1000万人份,检测样本超过200万例。
腾讯公司则利用其技术优势,开发了疫情实时追踪系统,该系统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提供疫情数据查询、同乘查询等功能,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6月,腾讯疫情服务小程序日均访问量超过3000万次。
郑州"火线入党"的年轻护士
郑州市中心医院护士长郭琴在抗疫一线表现突出,被批准"火线入党",她在武汉方舱医院工作期间,累计护理患者200余人次,最长连续工作36小时,据郑州卫健委统计,郑州市共派出5批医疗队共计247人支援湖北,累计收治患者1200余例,治愈出院1100余例。
郭琴在接受采访时说:"看到患者一个个康复出院,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是我的责任。"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科研突破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疫情期间成功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为疫苗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持,据统计,该院2020年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86例,其中重症患者42例,治愈出院180例,治愈率达96.8%。
医院还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参与患者达300余人次,科研团队发表新冠肺炎相关论文28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为全球抗疫贡献了重要科研成果。
全国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据民政部统计,2020年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超过2000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超过80万个,这些志愿者在社区防控、物资运输、心理疏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武汉,志愿者车队"武汉加油"累计接送医护人员超过2万人次,运送医疗物资超过1000吨,在北京,社区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过500万小时,为居家隔离居民提供各类帮助。
这些感人事迹和数据只是中国抗疫斗争中的一小部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普通人用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筑起了一道道生命防线,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231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4792例,累计死亡病例4856例,在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普通民众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疫情尚未结束,抗疫仍在继续,让我们铭记这些感人事迹,传承抗疫精神,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