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网

越秀新增1例无症状,越秀新增病例

越秀新增1例无症状:广州疫情最新动态与防控措施分析

广州越秀区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3年10月15日0时至24时,广州市越秀区新增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该感染者系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目前已转送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医学观察,经流行病学调查,该名感染者活动轨迹涉及越秀区多个场所,相关部门已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落实管控措施,并对相关重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越秀新增1例无症状,越秀新增病例

广州近期疫情数据统计

根据广州市卫健委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10月1日至15日期间,广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58例,具体分区数据如下:

  • 天河区: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
  • 越秀区: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含今日新增1例)
  • 海珠区: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
  • 荔湾区: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
  • 白云区: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
  • 黄埔区: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从感染来源分析,58.3%为外省输入关联病例,31.7%为本土社区传播,10%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年龄分布方面,20-3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45.6%;40-59岁占比32.1%;60岁以上占比15.3%;20岁以下占比7%。

越秀区疫情历史数据分析

以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前后的数据为例,越秀区在2022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共报告:

  • 11月:确诊病例87例,无症状感染者235例
  • 12月1-7日:确诊病例126例,无症状感染者342例
  • 12月8-14日:确诊病例284例,无症状感染者758例
  • 12月15-21日:确诊病例512例,无症状感染者1243例
  • 12月22-31日:确诊病例876例,无症状感染者2154例

从数据可见,12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感染人数呈指数级增长趋势,12月下旬达到峰值,而进入2023年后,随着群体免疫屏障的建立,疫情逐渐趋于平稳,2023年1月至9月,越秀区月均报告确诊病例约25例,无症状感染者约45例,远低于2022年底高峰期的数据水平。

全国疫情最新情况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2023年10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 新增确诊病例:286例(本土病例249例,境外输入37例)
  •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48例(本土982例,境外输入66例)
  • 现有确诊病例:4276例(其中重症病例28例)
  •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8,576例
  • 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
  •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8,078例

分省数据显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前五位为:

  1. 广东42例(广州15例,深圳12例,佛山8例,东莞4例,中山3例)
  2. 新疆38例
  3. 内蒙古27例
  4. 重庆24例
  5. 四川18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前五位为:

  1. 新疆271例
  2. 广东112例(广州32例,深圳28例,东莞20例,佛山15例,惠州10例)
  3. 内蒙古89例
  4. 陕西76例
  5. 四川58例

广州市疫情防控最新措施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已采取以下措施:

  1. 核酸检测:越秀区对矿泉街、登峰街等重点区域开展"三天三检"全员核酸检测,截至10月15日18时,已采样检测23.6万人次,结果均为阴性。

  2. 场所管控:对感染者活动轨迹涉及的5个重点场所(包括2家餐饮店、1家超市、1个社区公园和1处办公场所)实施临时封闭管理,完成终末消毒面积达5800平方米。

  3. 流调溯源:已排查密切接触者56人,次密切接触者183人,均已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病例感染的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与近期外省输入病例高度同源。

  4. 疫苗接种:截至10月14日,广州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436万剂次,全程接种率98.7%,加强免疫接种率85.2%,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91.5%。

  5. 医疗资源准备:全市定点医院储备床位5200张,方舱医院床位3.5万张,ICU床位配置达到总床位的4%,医疗物资储备可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专家解读与市民防护建议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流行,国内多地出现本土聚集性疫情,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存在,针对此次越秀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专家分析指出:

  1. 病毒特性:本次检出的BA.5.2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至2-4天,传播代际间隔约2天,R0值约为9.5,具有更强免疫逃逸能力。

  2. 传播风险:通过大数据分析,该感染者社会活动面较广,涉及场所人流量大,存在一定社区传播风险,需密切关注后续核酸检测情况。

  3. 防控重点:建议市民近期减少非必要聚集活动,进入公共场所务必扫码登记,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广州市卫健委提醒市民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 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
  • 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 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应尽快完成全程和加强免疫接种
  • 从外地返穗人员应主动向社区报备,落实"三天两检"

疫情发展趋势研判

结合国内外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广州市公共卫生专家预测:

  1. 短期趋势:随着秋冬季来临和境外新变异株输入,11月至次年1月可能出现小幅疫情波动,但发生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低。

  2. 医疗负荷:基于模型测算,即使出现感染人数上升,广州市现有医疗资源也能有效应对,不会发生医疗资源挤兑。

  3. 变异株监测:目前广州市主要流行株仍为BA.5和BF.7系列,尚未检测到XBB、BQ.1等新变异株本土传播。

  4. 社会经济影响:广州将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会采取"一刀切"的管控措施。

广州市卫健委表示,将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快制快处置突发疫情,同时呼吁市民不必恐慌,但要保持警惕,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对于越秀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的后续情况,广州市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最新进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