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网

摩拜股市,摩拜股票

共享经济与资本市场的碰撞

共享单车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摩拜作为行业代表之一,其发展轨迹折射出共享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复杂关系,从高估值融资到被收购,再到退出市场,摩拜的股市故事值得深入探讨。

摩拜股市,摩拜股票

摩拜的资本之路

摩拜单车成立于2015年,凭借无桩共享模式迅速崛起,2016年至2017年,摩拜完成多轮融资,估值一度突破3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顶级机构,高额运营成本与激烈竞争使其难以盈利,2018年,美团以27亿美元收购摩拜,随后逐步整合至美团单车品牌。

摩拜融资历程(部分)

融资轮次 时间 金额(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 估值(亿美元)
B轮 2016年9月 0 红杉资本、高瓴资本 10
C轮 2017年1月 15 腾讯、华平投资 20
E轮 2017年6月 0 腾讯、工银国际 30

(数据来源:Crunchbase、IT桔子)

共享单车行业的资本市场表现

共享单车行业曾吸引大量资本,但盈利模式始终是难题,2023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约300亿元,用户规模超4亿,但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2023年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数据对比

企业 市场份额 日均订单(万) 运营城市 最新动态
美团单车 45% 800 300+ 2023年Q3营收增长12%
哈啰出行 35% 600 400+ 计划2024年赴港上市
青桔单车 20% 400 200+ 滴滴出行战略调整中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企业财报)

摩拜退出后的行业格局

摩拜品牌逐渐淡出后,美团单车成为市场主导者,2023年,美团单车业务营收约120亿元,但仍未实现盈利,哈啰出行转向多元化发展,涵盖共享单车、电动车、顺风车等业务,并计划IPO,青桔单车则受滴滴战略调整影响,增速放缓。

共享单车企业融资与上市情况

  • 美团单车:依托美团生态,暂无独立上市计划。
  • 哈啰出行:已完成超20亿美元融资,2023年Pre-IPO轮估值达50亿美元。
  • 青桔单车:滴滴旗下业务,暂未分拆融资。

(数据来源:彭博社、36氪)

共享经济的资本逻辑

共享单车行业的兴衰反映了资本市场的典型路径:早期疯狂投资、中期整合洗牌、后期回归理性,摩拜的案例表明,即便有巨头加持,商业模式不清晰仍难逃被整合命运。

共享单车企业需探索更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例如广告合作、数据变现或与其他出行服务深度融合,资本市场的耐心正在消退,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变革。

共享经济与资本的关系从来不是单向的,摩拜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市场的最终选择,仍取决于企业能否真正创造长期价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