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山西省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山西省当日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自10月28日以来连续第18天实现本土确诊零新增,这一数据标志着山西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省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山西省疫情数据回顾
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的疫情高峰期,山西省曾面临严峻的防控形势,以2022年12月为例,当月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达到1,287例,其中12月10日单日新增高达156例,创下山西省疫情期间单日新增最高纪录,太原市、大同市、运城市成为当时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
具体来看2022年12月的数据:
- 12月1日:新增确诊42例
- 12月5日:新增确诊87例
- 12月10日:新增确诊156例(峰值)
- 12月15日:新增确诊113例
- 12月20日:新增确诊76例
- 12月25日:新增确诊54例
- 12月30日:新增确诊28例
进入2023年后,随着防控措施优化和疫苗接种率提升,山西省疫情形势逐步好转,2023年1月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降至589例,2月进一步降至217例,特别是3月份以来,除个别月份出现零星散发疫情外,山西省基本保持了疫情平稳可控的态势。
重点城市疫情数据分析
太原市疫情数据
作为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在疫情期间承担了最大的防控压力,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间,太原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达682例,占同期全省总数的53%。
- 小店区:累计确诊214例
- 迎泽区:累计确诊187例
- 杏花岭区:累计确诊156例
- 万柏林区:累计确诊98例
- 尖草坪区:累计确诊27例
2023年1月,太原市新增确诊病例降至245例,2月为89例,3月仅报告12例,此后多月保持零新增或个位数新增。
大同市疫情数据
大同市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在2022年11月至12月期间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27例,主要分布在:
- 平城区:累计确诊178例
- 云冈区:累计确诊86例
- 新荣区:累计确诊42例
- 云州区:累计确诊21例
2023年1月大同市新增确诊降至124例,2月为56例,3月以后基本实现社会面清零。
运城市疫情数据
运城市在2022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期间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98例,主要分布在盐湖区(112例)、永济市(34例)、河津市(28例)等地,2023年1月运城市新增确诊降至87例,2月为32例,3月以后保持零星散发状态。
山西省疫情防控措施成效
山西省能够实现本土确诊零新增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精准防控策略:山西省建立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防控机制,对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核酸检测覆盖:疫情期间,山西省日均核酸检测能力从最初的5万份提升至50万份以上,重点人群核酸检测覆盖率达到100%。
-
疫苗接种工作:截至2023年11月,山西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7,800万剂次,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超过90%,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超过85%。
-
医疗资源储备:全省定点医院床位从疫情初期的2,000张扩充至10,000张,ICU床位从200张增加至1,500张,有效保障了患者救治需求。
-
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医疗物资生产储备体系,口罩日产能从疫情初期的不足10万只提升至500万只,防护服、消毒液等物资供应充足。
当前防控工作重点
虽然实现了本土确诊零新增,但山西省疫情防控工作仍不松懈,重点加强以下方面:
-
外防输入:加强入境人员管理,严格执行"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对进口冷链食品实施全面检测消毒。
-
重点场所防控: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学校、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持续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
监测预警: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对发热门诊患者、新入院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
应急处置:保持流调队伍常备不懈,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快速响应、精准管控。
专家建议与公众提示
山西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虽然当前疫情形势平稳,但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公众仍需做好个人防护:
-
接种疫苗: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
-
个人防护: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
-
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班上学。
-
信息获取: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山西省本土确诊零新增的成果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发展,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山西省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